我们常听说「人如其名」,由此可见,名字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、外在、涵养、修为等。关于名字的好坏,我们可从命理、心理以及与人交际的层面来看。
命理之中,姓名学需回归其根本所在,也就是要从八字、五行、紫微斗数看起,此为天命,故为主,而姓名为辅,位居配角一职。
依照我们的观念,可能会认为主、配之间,配角显得不重要,配角也就是居于后方支持主角,「姓名」扮演的就是支撑「天命」的角色,倘若一个人天生八字不好,起一个好名,对其来说,有着助运的作用,能顺势拉他一把,给予支撑的力量。
当然,假使天生八字好,起了个不好的名字,整体的格局也不会因此而拖垮,只是平白消磨自身的运势;但若遇上八字与名字相克者,则会使得本命无法顺势发挥,形成阻碍,以致运势与本命逐渐悖逆,产生影响。
许多事情,会在不自觉中渐渐的影响我们思维,姓名亦如同这般,具有暗示性的激发作用。若名字寓有正面的意义,随着每次的唤起,无形中将诱导着孩子迈向成功之途,反之,若是太过负面,则容易引向消极的人生观之中,这是一种属于心理层面的导向。
至于与人交际方面,叫起来不吉利的名字,也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。
由上述角度来看,名字的好坏影响,足可左右人的运势与方向。然近年来,随着姓名学说的盛行,钻研其术的人也愈渐增加,从最早的日本熊崎氏姓名学,衍生出仓颉姓名学、易卦姓名学、生肖姓名学、九宫姓名学、八字姓名学、紫微斗数姓名学…,各家学说自成一派,造成众说纷纭的混乱局面,以致今日的姓名学逐渐失去章法,令一些想取名或改名的民众不知该听信何派?又该以何者为依归?
天道轮回,万事万物皆不该违背「理」这字,即便是命理之说,也应如此看待,太过无稽之说,则当舍弃,而不是任由他人胡乱牵着走才对。
命名时,应以八字、五行、紫微斗数为主干,找出先天命格强弱和优缺点,配合命格的喜忌,使五行得以平衡,再融生肖、三才五格、阴阳,以及笔划灵动数,让取名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。
此外,我中华文化历史悠久,古人留有的诗词歌赋难以数计,亦成为命名时最好的素材,如唐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孟浩然,其名便是出自《孟子》中的「我知言,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」。这样的命名方式也是我国的特点之一,应该继续流传下去,以维护我们固有的道统。
除了顾及命理学术之外,今日的命名更需注意其合理性,不可过于盲从,如传统姓名学的呐音五行,又或是数理五行这类看不出其根据,又无法自圆其说的理论就该舍弃,不宜再继续使用,以免害人自害。